东南亚灰产生活下的消费观扭曲

来到东南亚从事灰产行业后,很多人的消费观与价值观都发生了明显改变,我自己和身边的同事都深有体会。仔细思考后发现,主要有几个原因。
首先是物价差异。国内一份炒饭只要10块钱,而在东南亚却要7美金。大脑潜意识觉得“7”比“10”小,久而久之便觉得支出和国内差不多。结果就是,在这里花50块买一份国内10元的东西,竟然也不会觉得贵。
其次是生理与社交需求。许多人孤身漂泊,工资到手后的第一笔花销往往是满足生理需求,会所消费动辄398美金一次。再加上与朋友之间的酒局、包厢开销,今天别人请,明天你必须回请,谁也不好意思总是白吃白喝。
最后是心理压力。人在异乡心累,赚钱越来越难,国内亲人催促回家的压力却越来越大。很多兄弟在外漂泊几年,连十万块都存不下。现实就是,在国内赚一万人民币的生活水平,到了这边就得赚一万美金才能维持,还想存点钱更是难上加难。趁着还能赚到钱,省着花,才是最明智的选择。